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

八年抗戰三部曲(人生 V.S. 孝道)

婚禮時,誼芳爸爸將誼芳牽來交我手上。

這張照片的過程,我與誼芳常常在討論。因為這過程很有趣。誼芳的爸爸在婚禮前,非常的老神在在,自己帶位、與親友聊天,非常的自在。一直到我們準備要步入上舞台前,爸爸還是熱情的帶位。但剩一分鐘就要走出去了,爸爸還不回來…休息室門打開了,就如彩排一樣,我先輪到主持人旁邊,等待爸爸將誼芳牽出來交到我手上。遠遠的看到爸爸將誼芳牽了出來,我們越靠近時,看到爸爸的身體很僵硬。主持人請爸爸把誼芳的手交給我時,我覺得很像機器吊臂,將東西放我手上。因為我坐在輪椅上,我手伸不出去,我只能等誼芳的手過來。不過爸爸突然不知該如何放,但是誼芳就如往常的往我手上搭。終於牽到後,我們就緩緩的走上台。結束後,我跟誼芳又看到這照片時,我們都笑了,因為誼芳說,一開始看爸爸很輕鬆,但門一打開後,整個身體就很不協調,我都不知怎麼走路了…

八年前,我們經朋友介紹。我追了誼芳近一年後,才交往。我們與大多的情侶沒什麼不同,會一同過生日、情人節,會到處約會吃好料。但也是會因為雙方的價值不同,而有爭吵。不過,交往快一年時,問題出來了。有一天誼芳開始閃躲我,並且避不見面。當時我很受傷,因為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。經好朋友輾轉告知,因為那天誼芳的家人說了些對我比較重的評論,讓誼芳覺得很受傷。當時她也想顧律家人的感覺,所以想與我分手。直到誼芳肯接後電話時,我們聊了很久,也哭了很久。好朋友看不下去後,就把我們約出來吃飯。頓時我們知道了,我們無法失去對方…

第一部曲:人生 V.S. 孝道

經過那次的事件後,我們也明白,父母養我們很辛苦、家人從小就一同成長,這份親情是無法割捨的。但是人生只有一次,你要走父母安排的路?還是要創造自己的未來?

我從小就是障礙者,長期需要人照顧。但是我的思想獨立,我有自己的慾望與未來。所以我的個性,很難讓人控制。我很感激父母花大錢,請個外勞讓我可以有自主的人生。但是父母還是會,擔心我許許多多的事情。誼芳是位老么,從小受父母的疼愛,特別是母親,非常的保護誼芳。深怕她受傷。導致誼芳有許許多多的事物,不敢嘗試或無法嘗試。這樣的教育過程,已經影響到人際關係與危機處理的能力。我們很明白,我們被這多元的世界給吸引。我們想陪伴彼此、牽手見證彼此的人生。

我們的交往,彼此的父母都不能認同。甚至都會說一些很重的話,例如:「你知道我身體不好吧!你要氣死我嗎?」、「他有辦法照顧你嗎?我們走了你們怎麼辦?」、「你們要結婚,我是不會接受的!」等等傷人的話語。我很坦白說,這些話,我們雙方的父母都說過,所以我沒特別說這句是誰說的。

當然,我們不是那種大逆不道的孩子。我們知道我們彼此要有所動作,讓父母們都能心服口服,這才是發自內心的祝福。在這我必需說句公道話,我們不要怪父母們的不認同。因為這是傳統文化對障礙者的不了解,才導致在「歧視」。我很明白女方父母擔心的是,「你如何照顧我女兒?」;我也很輕楚知道自己父母的擔心,將我這個重擔,交給誼芳,會擔誤了她,而且也深怕誼芳的公主個性會扛不住這樣的壓力。雙方如果把彼此當要牽手渡一生的伴。我們覺得一定要願意「努力與突破」。該如何照顧對方?我花了很大的力氣,在這社會上展現自己的價值。誼芳也很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化,也很努力的學家務事。當彼此有決心時,其實父母者看在眼裡。只是傳統的文化教育下,父母們只想讓「健康」的那一方走一個安全的人生。而身為孩子的我們,必需願意突破自己生在「舒適區」的問題,要有不認輸的精神!

你要想想,父母會老,最後有彼此陪伴。那我們呢?如果只是找一位「父母要的人」來陪伴我們,我們不就又落回那種八點檔才會出現的糾結嗎?孝道可以用其他方式來取代。除非你想用錢打發,那就真的是一件很沒誠意的事了。我覺得自己很優的地方就是「厚臉皮」。我相信伸手不打笑臉人。看到人要叫、見到人要笑、逢年過節要主動的表視點心意。我剛也提到了,我短時間內展現自己的價值。也因為我是社運者的關係,常在自由時報見報。剛好誼芳爸公司又是訂自由的。另一方面,我們很早就同居。每次誼芳回家,誼芳的父母、親戚都發現,她那股大小姐的氣息,漸漸的變成熟了。所以我們的交往是有良善的成長。通常比較理性的長輩是會有所讚許的。我們相信這可以扭轉劣勢。


我們共同覺得,雙方要活在安逸的保護傘?還是要共創另一個獨一無二的城堡?當你不想換對象時,我們不是要叫大家不要在意父母們。而是我們要了解父母們要的是什麼?我們盡力的達成他們要的。還是先回頭問問自己的決心,不要一直拿父母當介口。這沒有標準答案,只是每個人選擇的價值觀。僅供參考。
拜別父母

第二部曲:同居的試煉
第三部曲:共識與共同


沒有留言: